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临沂日报》刊发:临沂临港区“精准滴灌”促脱贫

    信息发布者:徐泽田
    2017-10-14 22:02:10   转载
    《临沂日报》刊发:临沂临港区“精准滴灌”促脱贫
    2017-09-11 14:11

    在扶贫攻坚路上,临沂临港区突出“滴灌”二字,牢牢把握扶贫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,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。一场决战脱贫攻坚、决胜全面小康的铿锵战歌在临沂临港大地上唱响。

    数字是最好的注脚。2015年以来,临沂临港区累计整合利用各类资金1.6亿元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74万元,帮助贫困村、贫困户发展大樱桃300亩、黄桃1260亩、蓝莓181亩、苹果110亩、茶叶160亩、蔬菜288亩,光伏发电达692千瓦,建设扶贫车间15处,扶贫产业项目73个,8722名贫困群众脱贫。

    “一户一案”实现精准对接。壮岗镇饮马泉村贫困户于兆玲常年吃药打针,日子过得捉襟见肘。在精准识别中,于兆玲被评定为贫困户,通过政府牵线搭桥,他进入镇里的一家扶贫车间工作,一个月收入2100多元。“政府帮我们找工作,就得好好干,我有信心脱贫。”于兆玲说。

    精准帮扶首先要知道“贫困人口在哪里,哪里贫困人口多,哪里贫困人口少,归谁管,由谁扶,怎么扶”的问题,为此临沂临港区创新思路,积极深化“一户一案”精准扶贫工程。根据贫困人口数量、分布状况、致贫原因、脱贫需求等情况,制定“扶贫地图”,实行挂图作战,制定“一户一案、一人一法”帮扶方案,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精准帮扶措施,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帮扶方案共分13大类,涉及种植、养殖、手工业加工等,实现了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到人。

    “为贫困户量身定制精准帮扶措施,逐户明确帮扶责任人,确定帮扶方案,填写精准扶贫手册,与贫困户全部签订了《双向承诺书》,实现了每村、每户有帮扶责任人。”临港区扶贫办工作人员陈砚森说,通过深化“一户一案”精准扶贫,实现了对扶贫对象的“精准滴灌”。

    “一村一业”实现造血共赢。壮岗镇大莲花汪村在第一书记王其飞带领下,利用村庄东部芦山种植蜜桃、黄金桃,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,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,实行统一规划、统一开发、统一供种、统一管理、统一销售“五统一”生产模式。目前,项目区内种植优质高产新品种蜜桃、黄金桃110亩,预计年产240吨,产值可达22万元,亩均纯收益8000元,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。

    临沂临港区立足产业门类齐全、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,因村制宜发展脱贫产业,宜农则农、宜工则工、宜商则商、宜游则游,制定了“一村一业”发展规划。种植业方面,大力发展大樱桃、蓝莓、草莓、茶叶、蔬菜、食用菌等特色产业,依靠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。在养殖业方面,发挥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作用,重点推广庭院经济、合作社带动、代管养殖等模式,降低了贫困户的养殖风险。在农副产品加工业方面,重点发展食品、纺织、服装、板材、柳编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业,把贫困群众纳入产业化发展链条,使贫困群众可以就近获得稳定的务工收入、经营性收入和资产性收益。2015年至2016年,全区共计73个扶贫产业项目,将实现3392户、6783人摘掉“穷帽”增收致富。

    融资难是长期制约扶贫攻坚工作的一大“顽疾”。采访中,记者了解到,临沂临港区建立了扶贫、财政、金融等部门参与的金融扶贫联动机制,探索实施了金融精准扶贫新模式,2017年计划发放金融扶贫贷款3500万元,已发放金融信贷2100万元,带动新增直接就业岗、间接就业岗、公益志愿岗420个,实现630名贫困群众脱贫。

    “一人一岗”实现就业扶贫。“我年纪大了,身体也不好,出门打工也不方便,在这里挑拣坚果,每天还能收入六七十元,很知足了。”在朱芦镇金典坚果车间,贫困户赵玉芬表示,企业就在家门口,工作优先贫困户,脱贫越来越容易了。

    临沂临港区大力推广扶贫车间建设,着力引导劳动密集型项目向贫困乡村布局,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,实现“挣钱顾家两不误”。临港区采取“送项目到村、送就业到户、送技能到人、送政策到家”的“四送”措施,初步达到了“村村有项目、户户有良策、人人有岗位、兜底有政策”的“四有”目标,实现了“群众赢、支部赢、企业赢、产业赢”的“四赢”目标。目前,临港区共建成扶贫车间31个,直接安置和带动927人在家门口就业,帮助506名群众脱贫。(区宣传办报社 冯晓东)



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